
关于中国市场的判断,吕晓东认为中国石化行业将迎来整合。2000年以来,中国三大合成材料消费平均增速达10%左右,未来仍将保持4-6%的增速水平。与此相伴的是,全产业链跃进式扩能,部分产业链将面临较大过剩压力。以下为文字实录:吕晓东:大家好!很高兴参加这次会议,我的汇报题目是全球石化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这个题目很多机构和分析师都讲过,我想用接下来的时间讲一些他们讲得比较少的,希望给他们提供一个脉络。
40年的改革发展证明,希望的田野开放而普惠,唯有深耕才能把握良机。今天,中国又迎来了“两个一百年”发展的历史交汇期,迎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开启了科技强国的崭新征程,蓬勃兴起的信息产业正成长为推动经济社会向好发展的数字经济大潮,一个全面覆盖政务、产业与民生服务的新型互联网产业已深耕待春来。
6项专项附加扣除的实施是今年老百姓收到的最大税改“大礼包”,也是前所未有的重大税制改革,覆盖到养老、住房、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精准地指向了老百姓主要负担的生活成本。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表示,新的个税改革方案根据不同家庭的负担情况进行个性化减税,最大受益者将是中低收入者和中等收入阶层,税制更加公平,个税税负水平更趋合理,也更好地通过个税手段发挥了调节收入再分配功能,促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回应了社会关切。
“今天市场的热情还是有些超出了我们的预期,更多的是一种博弈行为。整体高开这么多,未来需要一段时间来消化,短期内只剩下交易机会。所以,我们今天全部都卖出了。”冯婷婷说。不过,冯婷婷认为,把主板十几个涨停压缩到一天,也是可以理解的,只不过个别股票涨幅实在太大,后面肯定会分化会更加明显。
政策脱钩的背后,是周期错配叠加贸易战冲击。当下中国正处于金融周期回落时,与美国处于上升期的金融周期错配明显。“强美元周期”下错配的中美金融周期又遇上贸易战,对市场带来的冲击和不确定性更大,对经济和政策的影响则更为复杂。面临贸易战叠加强美元周期的双重压力,“降息、减税、中央加杠杆来加快经济转型”或是大势所趋。
不可否认,近年来我国的购物消费外流现象明显。以中国游客境外购买集中的的奢侈品为例,有统计显示,我国仅有23%左右的奢侈品销售发生在国内。就此,去年财政部、商务部、文旅部等五部门在《关于印发口岸进境免税店管理暂行办法补充规定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也明确提出,口岸进境免税店的经营主体须丰富经营品类,制定合理价格,服务于引导境外消费回流。